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大纲

  • 2021年4月16日
  • 4,558次

一、基础知识部分

1.1 核物理基础

1.1.1 学习目的

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使学员掌握什么是电离辐射,有哪些类型及其特点,建立原子和原子核构成的核物理概念,理解放射性及其衰变规律、辐射能量,熟悉不同类型的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点。掌握基本的剂量学量,放射防护量和监测实用量;理解电离辐射可能带来的辐射损伤和对健康的影响;了解天然与人工辐射照射的来源;了解各类实用型辐射探测设备的原理、适用范围,正确选择及使用辐射防护仪器仪表。为以后的辐射防护体系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。

1.1.2 知识点

电离辐射的发现

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的区别

原子与原子核的基本性质

放射性衰变方式及其规律

α、β、γ(χ)、中子等射线或粒子的性质

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机制、特点(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:电离、激发、韧致辐射的基本概念;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:光电效应、康普顿效应、电子对效应;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:吸收、散射。),屏蔽材料;

基本剂量学量:吸收剂量、比释动能

辐射防护量:当量剂量、有效剂量(辐射权重因子、组织权重因子)

监测实用量:周围剂量当量、定向剂量当量、个人剂量当量(浅表、深部)

辐射生物学效应:随机性效应、确定性效应

辐射来源及其影响:天然辐射、人工辐射(核燃料循环、核技术利用、核与辐射事故)等对环境水平的影响与危害。

各种常见探测器的工作原理、物理特性及使用范围。

1.1.3 学习要求

了解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区别;原子、原子核的基本性质;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机理和特点;辐射探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;辐射来源及其对人类辐射的剂量贡献。

熟悉辐射基本量及单位;屏蔽材料的选择;辐射防护仪器仪表的结构组成、选择、使用、维护;辐射监测的类型、方法。

重点是掌握放射性及其种类、衰变规律(衰变常数、半衰期)、放射性活度及其单位;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;辐射防护量。

1.1.4 课时计划

原子、原子结构、衰变、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(1.5课时)

辐射基本量、辐射防护量(1.0课时)

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(1.0课时)

辐射来源及其影响(0.5课时)

总计:4.0课时

1.2 辐射防护体系

1.2.1 学习目的

通过本阶段的学习,使学员了解辐射防护发展的历史;理解辐射防护目的与辐射防护三原则体系;熟悉我国标准的主要内容,职业人员、公众的剂量限值;掌握内、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措施与技能,能够正确理解辐射场所的分级分区的原则、方法和意义,为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引导;了解辐射监测的目的、意义,掌握辐射监测的主要内容、监测方法及熟练使用各类仪器仪表;掌握辐射事故应急响应与准备技能。

1.2.2 知识点

辐射防护基本原则(防护目的、防护体系);

辐射防护基本标准和剂量限值(基本限值、导出限值、参考水平),管理限值;

外照射防护措施(时间防护、距离防护、屏蔽防护);

内照射防护措施(核素进入人体的途径、基本防护措施);

辐射场所的分级与分区;

辐射探测器类型;

常用仪器仪表正确选择、使用;

辐射监测(环境监测、工作场所监测、流出物监测、个人剂量监测)。

辐射事故应急(应急准备与响应;典型辐射事故)。

1.2.3 学习要求

了解辐射防护发展历史和主要的国际组织的作用;

理解和掌握辐射防护的目的、原则;

掌握辐射防护体系和防护标准的相关内容、剂量限值;

掌握外照射、内照射的特点及其防护的基本措施;

熟悉放射工作场所分级与分区;

了解辐射探测基本原理与五类探测器;

熟悉辐射防护各类仪器仪表的正确选择、使用;

了解辐射事故应急准备;

熟悉响应基本程序、内容以及典型事故的响应行动。

1.2.4 课时计划

辐射防护体系(包括目的、原则和标准)(1.0课时)

内、外照射防护措施(1.0课时)

辐射探测与辐射监测(1.0课时)

辐射事故应急响应(典型案例分析)(1.0课时)

总计:4.0课时